`为什么国产的道教敌不过进口的佛教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4 03:34:40
佛教应该是中国的第一宗教吧。

佛教在西汉末年随丝绸之路的开辟被引入中国。这时,正处于两汉交替时期,社会秩序非常不稳定。统治者急需佛教这样一种宗教来维持社会秩序,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佛教中的救世主,企图拯救社会,宣传君权神授的思想,企图控制百姓,维护统治;而对困苦不堪的百姓而言,佛教的轮回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,他们相信下辈子的转生会带来幸福,因此这辈子受苦也就坦然接受,使他们安于现状,保全自我。这样的两全其美在历史上就使佛教更胜一筹。
有人说,宗教是社会的产物。道教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,但是道家中“无为而治”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道教思想。虽然也为社会的变革而改良,但是很明显,道教的改良不够彻底,不能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上层与下层的利益。因此佛教在这方面极具优势。

看了大家的回答,我觉得都有一定的道理,我说说自己的看法:
相对来说:
1. 道教涉及的知识文化太深奥,很多人无法接受,不好入门,比如我来武当山都5年了,但对道教文化只是了解皮毛而已,道教文化涉及道教科仪、道教医药、道教养身、道教音乐、内丹修炼、武当武术、符咒、周易预测,等等,可以说道教文化博大精深。一般人不容易接受。
2.道教的思想是清净无为,与世无争的,追求“无名、无欲、无利”的生活。包括武当没有少林名气大,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,600年前永乐皇帝3下圣旨宣张三丰入朝为官,但张三丰一直都没有答应,同时要求自己的弟子不能为官,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道教的发展和宣传。
3.道教的尙水文化说明道教具有包容性,它包容万物,利万物而不争。
4.道教追求通过性命双修来实现今生的修为,道教尊重生命,按照阴阳哲学思想,提出了“和谐”的太和思想,为世界所公用,是道教给世人的宝贵文化遗产。
5.在道教和佛教的贡献来说,道教不光是宗教的作用,它涉及天文、地理、医药、军事、治国、外交建筑等各个领域,道教对中国的发展是无疑言表的。
综上所述,道教的发展在以前是受到影响,不代表以后仍然是这样,在人们的认识下,道教会发展的更好,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。

佛法无边

因为终极真理就像金刚石,只能破外物,而不被外物所破。

简单的说道难修,佛好修,而基督教就更不用说了信它就行非常容易。
另外一层是因为历